达尔瓦介绍


关键字:
导演:艾曼纽·妮可
编剧:雅克·阿克乔蒂 / 布勒·迪卡朋特里斯 / 艾曼纽·妮可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错爱的教育(港) / Love According to Dalva / According to Dalva

12岁女孩达尔瓦被有恋童癖的父亲从小严格控制并塑造成芭比娃娃的样子,她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女人,与父亲相爱没有错,直到她的父亲被逮捕。本片是法国导演艾曼纽·妮可的长片处女作,她挑战了一个难度极大的道德主题,用克制清晰的镜头语言直指严肃尖锐的社会问题。摄影机紧紧跟随主角达尔瓦,记录她从被塑造的成熟女人、经过自我觉醒、慢慢学习成为一个年轻女孩的艰辛过程。饰演达尔瓦的新人演员塞尔达·萨姆森以强有力的表演荣获2022年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新星奖,本片亦荣获戛纳电影节平行单元费比西影评人奖。

第75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导演首作奖)(提名)艾曼纽·妮可
第35届欧洲电影奖费比西-发现奖(提名)艾曼纽·妮可
第46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新秀电影竞赛 火鸟电影大奖(世界)(提名)艾曼纽·妮可

达尔瓦

达尔瓦

达尔瓦


达尔瓦豆瓣热评

  • 拍摄这样的主题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导演拍摄了一部成功的青少年成长片,但并没能拍出一部优秀的道德困境电影——导演不够勇敢。 导演的侧重点放在了被“塑造”成为“洛丽塔”的女孩是如何变成达尔瓦的。却忘记了其中最不能忽视的一个困境——如果前者的“洛丽塔”是被塑造出来的,为什么后者的“达尔瓦”不是被塑造出来的呢? 这两种塑造的区别或者说优劣又在哪里呢?这个重要的迷思被导演轻轻略过了。 所以我那么喜欢达尔瓦沉浸于被触摸的禁忌时刻——她的改变其实也只是一种“合群”的理性需求,感性却还停留在过去。(我也一直在等达尔瓦喊一声“雅克”——疗愈太难了,她可能会命运般的陷入迷失之中) 但我好喜欢她认真观察自己身体的那个镜头——那个小心翼翼融入外界的正在成长的女孩。
  • 83分钟的片子,聚焦在一个以为自己是女人的小女孩孤独的内心世界里。 她以为自己对父亲的感情是爱情,那是只有她与父亲的世界里所被灌溉的认知,达尔瓦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什么是亲情,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所以,在父亲被捕以后,她的世界崩溃了,然后再慢慢地被修复、重塑,是一个艰难但必须克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她第一次月经来潮,她的舍友给了她人生第一片卫生巾;她有了人生第一次自己购物,第一次自己选择衣服的尝试,而不是一味地接受过去父亲给自己成熟性感的蕾丝连衣裙。 她将情感移情到舍友,移情到收容所的管理员身上,因为她没办法爱自己,没办法接受孤独,害怕没人需要她……将自己逼到了逼仄的角落,或许就是因此接受了人生需要独自一人的事情,她有了全新的自己。
  • 3.5/5,电影聚焦于一个从小深陷乱伦且被洗脑的女孩自我意识的重建过程,很明显导演的意图在于治愈创伤而不是展现创伤的经历,所以电影的笔触用得极为柔和,把一个尖锐的社会议题处理得很温柔也很治愈。女孩下意识的早熟行为与在收养所被周围孩子温暖而逐渐萌生孩童的纯真意识之间,这份挣扎呈现得比较细腻,在被子里拿着手电筒第一次审视观察自己身体的那一幕太过让人触动。可惜的是从“女人”觉醒到“女孩”的转变过程处理得还是有些浅,或者说太过简练,大部分都是运用外化的方式通过摄影机去观察女孩——自己剪掉长头、在监狱与审判庭看着父亲的眼神转变等等,寥寥几笔还是不太够的。我中途一直期待着某种内化的方式,会有几段心理治疗的介入或者几段对谈来剖开女孩的内心,结果没有
  • 小姑娘可真漂亮啊,无比符合我对于法国美女的刻板印象,长得没那么大鸣大放,是很精雕玉琢的美。 全片达尔瓦的出现姿势都是低着头但抬着眼睛,从眉弓里看人,看似低眉顺眼实则劲儿劲儿的,有种不服输的小狮子的感觉。后来在玩游戏的时候被mean girl冒犯,冲上去揍人的神态就更像了! 一言不发但是,就要揍你。 拍得真好,全程没有具体描述她那不是人的爹是如何侵犯她的,但通过被洗脑的发言、畸形的思想、不符合年龄的穿着都能体现出来小姑娘经历了什么。说不上来是什么,但感觉是非常人性而细微的内涵。 也许确实没有红果果的恋童癖电影那么煽动,但也有在关注“达尔瓦们”的治愈过程。在我这不分伯仲啦。
  • 非常棒的一部片子,满足了我所有的细节控。比如安排戈登(?)这个男性角色作为Dalva的青少年护工,引出后面Dalva对他产生依赖而认为应当用性爱回报他的情节。比如在监狱见到父亲的一瞬间她扯掉自己的羽绒服露出性感的上衣,浓妆艳抹是为了那个爸爸,可见他曾经灌输过多少物化性化她的思想。“父亲和女儿不能相爱吗?”Dalva认为他们是相爱的,但这个爱是扭曲的、是乱伦、她并不懂这些。因为她极少被允许出门、与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去上学。她是被囚禁在牢笼里被长期虐待的芭比娃娃。她外表没有任何伤痕、但内心早已麻木变形。
  • 所谓父亲把她打造成了对外界一无所知的玩偶,没有逛过商场挑过衣服,穿着不合时宜过分成熟的黑色露背连衣裙,涂着不符合年纪的艳丽口红,懵懂无知的孩子扮演着成年女人,哪怕寒冬也要在重逢的那一刻脱下羽绒服,心甘情愿向罪魁祸首展示她的美丽。好在她有很好的妈妈朋友和收容所的负责人,让她从堕落的梦中醒来,发廊染的干枯黄发下生长出了原生发色的健康头发,也从女人回归到了女孩。 女主的觉醒原因和父亲和她之间的关系略显仓促浅薄,而且童年的缺失不是几个同龄人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喝酒抽烟,或是抱着玩偶睡觉能弥补的,这里不太喜欢。
  • 12岁女孩达尔瓦被有恋童癖的父亲从小严格控制并塑造成芭比娃娃的样子,她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女人,与父亲相爱没有错,直到她的父亲被逮捕。本片是法国导演艾曼纽·妮可的长片处女作,她挑战了一个难度极大的道德主题,用克制清晰的镜头语言直指严肃尖锐的社会问题。摄影机紧紧跟随主角达尔瓦,记录她从被塑造的成熟女人、经过自我觉醒、慢慢学习成为一个年轻女孩的艰辛过程。饰演达尔瓦的新人演员塞尔达·萨姆森以强有力的表演荣获2022年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新星奖,本片亦荣获戛纳电影节平行单元费比西影评人奖。
  • 12岁女孩达尔瓦被有恋童癖的父亲从小严格控制并塑造成芭比娃娃的样子,她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女人,与父亲相爱没有错,直到她的父亲被逮捕。本片是法国导演艾曼纽·妮可的长片处女作,她挑战了一个难度极大的道德主题,用克制清晰的镜头语言直指严肃尖锐的社会问题。摄影机紧紧跟随主角达尔瓦,记录她从被塑造的成熟女人、经过自我觉醒、慢慢学习成为一个年轻女孩的艰辛过程。饰演达尔瓦的新人演员塞尔达·萨姆森以强有力的表演荣获2022年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新星奖,本片亦荣获戛纳电影节平行单元费比西影评人奖
  • 四星+作品,太棒了!! 一层是在讲儿童被恋童癖的被动“塑造”,也就是所谓的反洛丽塔叙事,另一层则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异化(性化),要你端庄淑女却又要你“像个妓女”。 叙事虽然克制但很多细节也足够尖锐,学校同学问出的问题、看护中心的潜在恋童癖、所谓“问题少年们”该如何社会化……这居然是导演的首部长片作品,佩服。 起初不理解这种片子里为什么工作人员是男性,最后发现这个设定也算助推女主清醒的一个环节,虽然整个助推过程还是差点意思,但这何尝不是我们更希望见到的结局呢。
  • 尽管视角放到如何灾后重建是可以避开受害重映镜头的很正确的转换 但这种题材总会让人看得心里很不好受 她实在还太小甚至不懂得什么是初潮甚至无法控制尿床 从被规训欺骗的虚幻盒子里出来紧接着又是直面另一套陌生的规则 褪掉成熟的装扮后跟婴儿的境地没什么不同 一时无法抛却旧的依赖 新的动作全都小心迟缓而充满不适从 但能够分辨得清什么是痛苦是真实触摸世界的好的开始 因为笑容也是随着自我感受的加深而变多的 最大的祝福是祝你重新好好长成一个孩子
  • 年度观影最佳预定 好几个片段退回来看了两遍 脑子里想法太多 先摘一段网友的短评:“性的创伤就是被性爱好者培养出来的,讨好创伤就是被控制狂培养出来的,付出创伤就是被索要者培养出来的,遵循“解铃还需系铃人”的原理,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寻着这个味道去寻求疗愈。大多数达尔瓦成年后,会执着地一遍遍找欺负过她们的爸爸,想得到他们的道歉看到他们的改变,重新得到一个健康的爸爸来取代之前那个不健康的爸爸,可最终结果往往是循环往复的再次伤害。”
  • 与洛丽塔完全对立的视角,洛丽塔太“深入人心”了以至于我们在完全男性视角的代入下,认为洛丽塔是充满欲望的、诱惑的甚至色情的,然而事实上完全单一的视角忽略的是叙事背后的伤痛甚至伦理方面的对错,达尔瓦从被父亲长期性侵的女孩视角,讲述了女孩的伤痛、社会强加的目光,我甚至觉得最恐怖的已经不是单纯的伤痛了,是几岁的小孩长期在这种观念下已经失去了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崩溃再到重建实在是太痛苦了…
上一篇:
下一篇:

你也许会喜欢这些

妈妈错了[法语]妈妈错了
你何止美丽[韩语]你何止美丽
江湖医生[捷克语 / 德语]江湖医生
寂静山岭[英语 / 意大利语 / 德语]寂静山岭
奥海姆一家[挪威语 Norwegian]奥海姆一家